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文章正文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问答11-20

时间:2018-07-04 13:25 浏览:

  十一、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的依据是什么?

  (一)关于“到2020年,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0.55张”的测算。

  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从2008年的36.04万张,增加到2013年的63.12万张,平均增长速度为11.24%。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从2008年的0.27张,增加到2013年的0.46张。

  按照过去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发展速度,推算2020年床位数达到138.33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1.0张。《规划纲要》提出0.55张的目标,实际平均增长速度仅为2.7%。

  表1:按历史发展速度推测的中医类公立医院床位数

  年份 床位总数(万张) 千人口床位数(张/千人口)

  2013 63.12 0.46

  2020 138.33 1.0

  (二)关于“到2020年,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4人”测算。

  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06年的236545人增加到2013年的381682人,平均增长速度为7.1%。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6年的0.18人,增长到2013年0.281人。

  根据过去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发展变化趋势,按照线性回归模型,年均增加2.1万人,推算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1.6万人,平均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37人。按照指数模型,平均增长速度为7.1%,推算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61万人,平均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44人。与目前每年的中医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基本衔接。

  十二、如何理解《规划纲要》提出的“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医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中药大健康产业突破1万亿。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国家健康服务业8万亿规划中,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同时带动中药等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万亿。

  (二)中医药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多个省市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吉林省主推的“振兴人参产业”计划,提出到2020年参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贵州、云南等省将以中药产业为主体的医药健康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三)中医药的综合带动性强。经过20多年中药现代化持续推进,中药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以中药材为基础的中药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体系,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十三、如何理解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质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也是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的根本遵循。

  目前,中医药治理体系与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还未建立,现行卫生政策法规等相关制度与中医药特点规律还不相适应,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制度保障尚需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职能分散分割,监管力量薄弱,相关方面协调配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关键是建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中医药相关制度体系,健全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制度保障,使现行卫生政策法规与中医药特点更好地契合,更协调地配合,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良法,善治之前提。在建立中医药治理体系过程中,推进中医药立法不可或缺。要围绕中医药法,提出中医药法律法规框架体系,推动中医药法制体系建设,引领行业有序发展;要及时跟进并主动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充分反映中医药特点,体现中医药内容,推动建立健全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中医药制度体系;要围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督体制机制,提高地方中医药监管、执法和服务水平。

  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也是一个形成合力的过程。既需要上下联动,也需要横向互动。既要有中医整体观的眼光,也要运用辨证论治的理念。要兼顾中央与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的联动,真正形成既有从上到下,也有自下而上的治理方式;要推动中医药工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共同促进事业发展的合力;要推动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各司其职、相互合作的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中医药社团在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以实现自我治理。

  十四、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和建设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由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共同组成。中医医疗机构包括中医类(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院、门诊部及诊所。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院、综合门诊部等。提供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是指配备中医类别医师,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是指配备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按照规定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乡村医生,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原则上在每个地市级区域、县级区域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

  公立中医医院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之一,应当坚持维护公益性,充分发挥其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承担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医疗教学等任务,承担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援外、国防卫生动员、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任务。三级中医医院主要是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二级中医医院主要是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综合服务区,主要是在建设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基础上,将中医药科室独立集中设置,综合运用多种中医药技术和方法服务群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

  十五、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的目的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宽中医药服务范围,提升中医临床疗效,更好地体现中医药在诊疗方面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疗效确切、方法多样、预防治疗康复结合的中医药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地市级中医医院和县级中医医院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夯实中医药服务的基础。二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建成由国家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组成的专业与地域覆盖广泛、结构布局合理、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显著、服务和创新能力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专科体系。三是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新形势下符合中医规律、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的中医医院服务模式,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服务水平提供机制保障。四是遴选、整理、评价、应用中医特色突出、疗效明确、临床急需的中医医疗技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培育临床优势提供技术支持。五是全面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中医药传染病防治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批中医药应急救治基地和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六是加强中医医院中药房、煎药室和中药制剂室建设,持续提高中药药事服务能力。七是建设包括地市级以上中医康复医院、县级以上中医康复医院和中医康复重点专科在内的中医特色康复服务网络,提高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八是加强民族医特色优势建设。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医医院建设,发展民族医药特色专科,挖掘整理并规范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方法,利用民族医药地域优势,开展民族医药特色健康服务,加强民族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民族医药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九是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及人员配备,强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夯实服务基础,强化服务内涵,扩大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十是继续加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和县级基地建设,在基地广泛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础上,遴选并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广,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

  十六、如何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助协调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应急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和《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分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应急工作中的特色和优势,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工作体系,全面加强中医药应急工作机制建设,切实提高中医药应急工作能力,服务人民群众。

  (一)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成立的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均作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协调指挥中医药系统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11号),提出“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科学有序地开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工作”。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指挥部署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救治工作。

  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中医药管理部门也设立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日常管理机构,指定中医药突发公共事件的定点中医院,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系统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救治工作。

  (二)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

  2006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工作,先后确定了三批共232家医院作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单位,提高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能力。开展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急诊重点专科建设,强化了中医药急诊急救能力。依托中医药骨伤特色救治能力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了13支国家中医应急救治医疗队,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了中医药应急队伍。

  (三)提供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技术指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中医药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在各种新发、急发传染病应对处置中积极参与,拟定相关技术方案,如《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时行感冒(乙型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中医诊疗方案”、“出血性肠炎疫情中医药诊疗原则”等。

  近年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医药在各类自然灾害的救治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工作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中医药系统先后向灾区派出172支中医医疗队。中医药在云南鲁甸地震、甘肃岷县和玉树地震、云南昭通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援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医药应急工作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中医药还积极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救治工作,在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病例、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登革热、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应对工作中,中医药作为重要手段参与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加强中医药应急能力建设,做好中医药应急各项工作。

  一是健全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事件处理的协调机制,按照中西结合、整合资源、统一领导、密切配合的原则,协调指挥中医药系统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其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通力合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设立中医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定中医药突发公共事件的定点中医院,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系统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救治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设置的原则建设中医药应急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级中医药应急基地、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省级和地市级中医药应急基地、中医医院应急能力和中医药应急科研体系的建设。

  三是加强中医药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建设,要求各地成立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为中医药系统开展中医药应急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加强国家中医应急救治医疗队建设,组织地方成立中医药应急救治医疗队,完善中医药应急队伍。

  四是提高中医医院应急能力。重点对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医院应急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和医疗救治队,制定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应急救治设备,建立中医药卫生应急的物资储备,并通过开展培训、进修和应急演练,推广应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常见疾病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中医药应急能力。

  五是为中医药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完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救治方案,为中医药积极有效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p#副标题#e#

  十七、如何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自2012年9月启动实施以来,各部门、各地区注重统筹规划,推动政策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能力建设,彰显特色优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取得的成绩。

  1.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得到加强。

  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设置、内涵建设、设备配备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1191所县级中医医院进行了改扩建或新建,65.9%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树起了龙头;8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1.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强化了枢纽建设;中央财政支持为10万多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简易的中医诊疗设备,夯实了网底。

  2.基层中医药人才水平得到提高。

  中医药人才短缺这一制约基层中医药的瓶颈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各地多措并举提升现有人员素质,千方百计充实基层人员。一是培训工作“常态化”,通过对基层中西医人员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岗位)培训、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等,提升了现有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素养和能力;二是大力引进中医药人才,各地通过订单培养、定向招录、中医药人员引进“绿色通道”、农村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等政策措施,壮大了基层中医药人员队伍。

  3.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大幅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不断丰富。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比例大幅提升,广大群众可以就近、方便地享受中医药服务;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也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择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三是通过1000多个推广基地面向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群众欢迎。

  4.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发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广泛设置“中医馆”“国医堂”形式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已成为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中医药作用的发挥实现了门诊量、业务总收入、医务人员收入、服务满意度上升和药占比、次均费用、病人药品费用、医患纠纷发生率下降,调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

  5.基层中医药惠民效果日益彰显。

  中医药综合服务受到欢迎,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更多人群,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选择中医药。一是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药临床科室集中设置、综合使用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服务群众,方便了群众就医、提高了临床疗效;二是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5年全国共完成了6531.5万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2777.7万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许多地区还在孕产妇等重点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探索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基层“中医馆”营造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普遍开展了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百姓的认同,养生保健在保障群众“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是“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已经形成品牌,平均每年举办科普讲座、义诊活动2500余场,现场受益群众180万人,中医药服务和科普文化知识走进了千家万户。到2015年底,96.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3%的乡镇卫生院、80.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0.1%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58%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20.66%,人民群众看中医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明显改善。

  (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主要内容。

  1.主要目标

  到2020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县级中医类医院为龙头,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完善,服务设施设备明显改善,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到2020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8类以上中医药服务,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5类以上中医药服务;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在“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升,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力争达到30%。

  2.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二是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五是大力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六是切实做好基层中医药城乡对口支援工作,七是推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深入开展,八是加强基层中药规范管理。

  十八、如何建立慢性病中医药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

  中医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特色突出、效果明显、丰富多样的防治慢性病的方法及手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方面积极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订慢性病防治、癌症防治等规划和计划,在慢性病筛查、干预、健康宣教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中医药特点和内容;推动中医医院落实肿瘤登记报告制度,配合做好全国肿瘤登记管理工作,收集中医医院肿瘤临床诊疗和预后等信息,建立中医医院癌症病例信息监测系统;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做好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建设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另一方面,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各类慢性病专科建设,开展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研究,针对中医药具有优势的慢性病病种,总结形成慢性病中医全程健康干预方案;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对慢病人群开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推广应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适宜技术和方法,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深化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让更多慢性病患者人群能够享受到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等加大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宣传,引导人们运用中医药的知识、方法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十九、如何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

  中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将中医药优势与社区健康管理结合,促进慢性病的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群众需求的健康管理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方面以慢性病为切入点,以防治结合理念为核心,探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社区在加强与当地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合作、接受其技术指导与帮扶的前提下,以全科医生团队服务为依托,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在居民健康档案中设立中医药健康管理内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提供融入中医药内容的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及时将发现的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纳入中医药健康管理,并提供规范的中医药健康干预技术服务。研究开发针对老年人、慢性病稳定期患者等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向居民推广应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适宜技术和方法,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加大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科普宣传,引导人们运用中医药的知识、方法改变生活方式,加强健康自我管理,提高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减少慢性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另一方面,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在社区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试点,建立健康管理组织与中医医疗等机构合作机制,形成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个人多种形式的协调互动,逐步探索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

  二十、如何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

  中医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干预手段多样的中医药非药物疗法,具有疗效确切、方式灵活、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一是印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37号),要求各中医医院要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标,积极推广应用简便验廉的中医医疗技术,同时要积极引进并不断扩大中医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提高中医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为加强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中医医疗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障医疗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遴选、整理并规范了第一批100余项成熟、规范的中医医疗技术,印发了《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三是在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和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中,把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情况作为其中一项检查指标,要求中医医院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四是在基层针对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和中西医人员分层分类推广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允许基层西医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后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设立了32个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和一千多个县级基地,面向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择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充分发挥了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特色和优势。